湘潭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千亿目标 路在何方?

湘潭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支持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众所周知,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是湘潭市的支柱产业,也是湘潭市“十二五”规划中首个“千亿”目标产业。这个沉积了湘潭优势、寄予了无限期望的传统优势产业将会如何发展?如何转型?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和企业,一探究竟。

龙头企业 带动发展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钢”)是我市为钢材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母材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拥有生产精品钢材的国内先进的工艺装备。据湘钢相关负责人介绍,湘钢 “十一五”期间,湘钢产钢规模由400万吨/年钢增长到1000万吨/年钢,产值由140亿元增长到331.2亿元,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目前,湘钢已拥有3.8米宽厚板和5米宽厚板生产线,引进了西马克、达涅利等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技术;拥有国内技术领先的3条线材生产线和一条棒材生产线。

湘钢钢丝绳厂是从湘钢母体中裂变出来的一家新厂。据钢丝绳厂的负责人介绍,目前湘钢钢丝绳厂生产能力已达到12万吨,其中钢丝绳年生产能力5万吨。由于技术改进提升,厂家由原来主要生产矿井钢丝绳向高性能钢丝绳、电梯钢丝绳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钢丝绳的价值比原来提升了20%至30%。

在湘钢钢丝绳厂的生产车间,记者好奇地问:“放在地上的钢丝盘是成品吗?”一位工人师傅说:“这还只是合绳,还没有检验的。”他告诉我们,钢丝绳的制作工艺远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先是热轧盘条,然后表面处理拉丝、铅淬火热处理、拉丝、捻股、与油麻芯合绳,最后是检验、包装入库。整个流程下来近10个环节”。

近年来,湘钢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还加大了对钢材深加工的投入力度,与高新区一起共建钢材深加工产业园,吸引中小企业入园配套发展,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上钢材企业由2006年的30家增加到如今60多家,产值由2006年的19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60亿元。

“产业的集群度有待加强。”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湘潭的钢材深加工产业才刚刚起步,集中度仍相当低,还没形成规模;精品钢材及深加工等产业与产业之间专业化协作体系也不够成熟和完善、配套不够紧密。所以政府应加强引导,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湘钢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合的“以一带面”的发展模式。

转变观念 路在脚下

近年来,我市钢材及深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相关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湘潭,并发展壮大,产生了较好的效益。

2012年,胜利钢管项目被列为湖南省重点项目。胜利钢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必壮介绍,该项目依托湘钢宽厚板和山东胜利钢管的工艺技术优势,生产螺旋焊管和直缝焊管,计划年产值4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他说,这些钢管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主要用于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也可用于煤浆和其他矿浆等流体输送管道。直缝焊管还可广泛应用于海底管道、抗大变形管道以及海洋平台、电站、铁路与公路桥梁涵洞等行业。胜利钢管的顺利投产,不仅为湘钢释放宽厚板产能拓宽了渠道,更填补中南地区钢管行业的空白。

湖南金海钢结构是另外一家颇具特色的新企业。这家企业专门生产钢结构产品。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钢构基地”是金海钢构负责人一直追求的目标。这些新生的公司,不仅从种类方面弥补了湘钢产品的不足,更为湘潭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华菱集团董事长兼湘钢总经理曹慧泉表示,钢铁企业要发展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第一位的。湘钢要慢慢放弃主业的习惯思维和大企业的架子,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按照企业成长规律,脚踏实地往前走,也许“市场比较糟糕的时候,发展的机会就最多”。同时,企业也要建立好内部支撑体系,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让企业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平坦。

短评

传统产业需要“朝阳思维”

翁灵娜

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将迎来史上最严厉的一次大治理。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通过“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方式,在未来5年对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实现全面“瘦身”。这在行业内部引起极大的反响。

只要谈及钢铁产业,湘潭人必想到湘钢。这家于湘潭而言,具有非比寻常意义的国有大型企业,从历史来看,湘钢为建国初期湘潭“八大厂矿”之首,计划经济时代湘潭工业的繁荣鼎盛,在湘钢身上可窥见一斑;从现实来看,湘钢每年创造的大量财富,在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只要湘钢一感冒,湘潭就会咳嗽”的说法,由来已久。

然而,当前,这位“工业老大”的日子,却并“不太好过”。一面受宏观经济影响,生产成本上升,市场萎靡不振,效益严重滑坡,一面国家对钢铁等传统产业发展的要求一年高过一年,节能减排的任务一年重过一年。以湘钢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发展,正腹背受压,进退两难。

传统产业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山穷水尽”之后,如何实现“柳暗花明”?答案是唯一的:转型!传统产业只有打破以往的思维惯势、生产惯性,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朝阳思维”来促进企业裂变、推进产品精深加工、致力新兴产品研发,才能让传统产业从“夕阳产业”变成“朝阳产业”,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以往的发展新路。

企业裂变,既可完整复制和传递企业“母体”的优势基因,又能通过基因的优化变异,创造新的“子体”企业,重塑竞争优势,适应新的商业环境。比如我市的中冶京诚、湘电风能等企业,就是从湘钢、湘电等大型国有企业中裂变新生的。如今,这些新“子体”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进产品精深加工,是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主营产品,激发传统产业“朝阳”生机的必由之路。就中国当前市场而言,通常是中低端产品恶性竞争、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尤其是尖端技术产品却呈现出供给不足甚至空白的状态,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将传统中低端产品打造成如电梯钢丝绳、原油管道等高端技术产品,将大有可为,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