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70年的天津地铁又有了新伙伴。
近日,发改委批复了天津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规划,其中,长期以来轨道交通相对缺乏的滨海新区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细化,B1、Z2、Z4这3条骨架线路正在进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15年年内将启动建设。
这3条地铁线路的开建,会改变滨海“闭塞”的现状,不仅在区域内部形成一个完善的快速交通体系,而且还可加强滨海和市区以及其他地区的联系。
不仅如此,《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作为盘活滨海新区内部交通小循环的轨道交通,8条滨海新区地铁线已经规划完毕,其中包含一条津滨快线,车站少,速度快,较已经通车的轻轨9号线速度有了较大提升。
不过,尽管规划线路大多位于滨海新区人员较密集的场所,但8条地铁线中仍有一条地铁线延伸至港口,如果临港区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上报的位置属实,则距离地铁站相对较远,处在安全范围内。
搭建骨架
根据批复的规划,滨海新区将在年内开工建设B1、Z2、Z4共3条地铁线路。
“这3条线路在滨海新区轨道交通中属于骨架线路,未来将会担当新区内部以及通向外部的重要交通职能。”滨海建投轨道交通公司前期部副部长曾祥会表示,目前,B1线、Z2线一期以及Z4线一期正在进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据了解,B是指滨海新区轨道交通线路,Z是指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沟通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内各个区县。
滨海新区轨道交通试验线Z2线一期工程,线路西起机场,途经空港经济区、高新区、开发区西区、津秦客专滨海西站、海洋高新区,至北塘。Z4线一期工程,起点为津晋高速公路北侧的新城一站,终点为汉沽站,途经主要区域有南部新城、于家堡、天碱、开发区、北塘、生态城、旅游区、中心渔港和汉沽。B1线工程,北起黄港欣嘉园以东,途经津秦客专滨海站、滨海新区核心区、于家堡商贸区,终至南部新城。
其中,B1和Z4线为南北走向线路,Z2东段为东西走向,其中B1线与轻轨9号线在塘沽站形成换乘,在泰达站与Z4线有换乘。Z2线连接机场到北塘,在北塘地区和Z4线有换乘,在滨海高铁站和B1线有换乘。此外,B1和Z4线还将进入于家堡交通枢纽,与京津城际延长线进行有效衔接。此外,Z2线将在金钟河大街站与地铁6号线实现换乘。
B1、Z2和Z43条线路启动建设后,加上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轻轨9号线,滨海新区将拥有4条轨道交通线路。其中,Z4线将有效促进沿海城市发展带的发展。
滨海新区还规划了多条轨道交通作为远期发展计划。2020年以前,滨海新区将陆续完成8条轨道交通线,它们将与津滨轻轨一起,联手打造“3+3+3”的轨道交通网。届时,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间60%以上的居民步行1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轨道交通站点。地铁、轻轨等交通方式将承担60%以上的区域出行客流。未来的滨海新区轨道交通网将以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站为核心,串联塘沽、汉沽、大港、天津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南港工业区等滨海新区各大重点区域,形成“3+3+3”的放射线型网络布局。
“规划是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来的,充分考虑了安全距离。比如我们做1号线东延,当时正好经过一个燃气站,我们都是要躲避的,实在躲避不开就考虑谁该迁走。比如说燃气站这种在原地燃烧的,安全距离是200米,我们就得远远大于200米。仓库一般距离比较远,只要上报的东西属实,就应该是安全的。”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基建加码
轨道交通只是稳增长的大项目之一。
9月以来,发改委共批复25个基建项目,总投资额8872.54亿元。其中,铁路项目8个,总投资3217.36亿元;公路项目14个,总投资998.22亿元。此外,9月以来,发改委批复其他基建的项目3个,合计投资近4648亿元。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和外贸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显著改善,因此基建投资被赋予保增长的厚望。经济下行压力下,基建投资成为保增长的重要支撑。预计四季度基建投资将继续加码。”中国宏观战略思想库秘书长田云此前表示。
当前多个城市掀起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热潮。3月28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设;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也于4月底全面开工建设;长春地铁2号线5月全面开工;重庆2014年新开工轨道交通大学城-璧山段;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将于年底全线开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开工在即;郑州市2014年开工的地铁项目最多,分别是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郑州地铁2、3号线一期工程和郑州地铁5号线工程。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14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比2013年增加4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要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将保持大幅增长。
在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升级投资保持在高位。在当前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基建投资作为拉升GDP的主要动力,其投资增速有望提升。
今年以来,包括城际铁路、高铁等在内的轨道交通领域,新获批项目总投资额已超万亿,成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重点。目前高层对于投资的内涵有了比较清晰的界定,而且也给出了具体方向,主要是在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领域,比如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等投资上。在9月份,多部委也已开始布局最后冲刺,国家发改委已经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设立专项建设基金,直接注入项目资本金,支持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的重点领域建设。
各个地方也在紧锣密鼓备战,比如湖南发改委就提出,强化“用结果说话”导向,倒逼项目尽早落地、及时竣工;加快建立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全程服务机制;完善横向联动、纵向报告的月度调度机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加快前期工作、项目审批、资金下达、建设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日前曾表示,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发改委将切实把促投资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实、抓好、抓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