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对钢铁煤炭等周期性行业不感兴趣

  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但还有不少挑战待解。

  在首先公布“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之后,上海目前的国资国企改革已经进入落实阶段,各集团公司已在3月底陆续提交改革方案。此外,有消息称,广东、浙江等地的国资国企改革相关意见也有望在上半年内出炉。

  就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他表示,目前而言,国企改革正处在一个“过渡期”,即仍需要等待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此外,文宗瑜认为,对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可以这样评价,即地方政府走在中央政府前面,地方国企走在央企前面。

  央企面临三大问题

  《21世纪》:从中央层面看,央企应如何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文宗瑜:需要注意的,混合所有制,不是简单的国有企业让民营资本进来。而是在单一所有制的领域,即只有国有资本的领域,要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民营、外资,这才叫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是为了改变目前单一所有制领域、垄断行业的这样一种现状。

  央企现在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央企主要集中在垄断性领域,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对民资开放,但是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开放?比如说,是让民资到国有企业中参股,还是让民资到国有企业领域去设立公司。举个例子,现在三大石油公司想拿出一部分让民资入股,但民资对这没有兴趣,不愿意进去,因为拿出来的都是将来很难赚钱的一些领域。

  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央还没解决,我个人主张两个路径同时推进,一个路径是要求垄断性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改制,让民资入股。另一个就是让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这些领域设立公司,让他们参与竞争。

  虽然目前中央和国资委对此都没有出台相关文件。但从发展趋势上来讲,这肯定是要允许的,市场准入不仅是对民营资本的准入,也要针对外资,要实现高水平的开放。

  第二个问题是,117家央企里面,60%左右的央企都集中在长周期、周期性的行业,比如钢铁、煤炭、电解铝、造船、光伏、风电等。周期性行业基本都处于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资本并不感兴趣。

  第三个问题则是在国企高管行政级别如何解决,中央直管的53家企业行政级别是部级和副部级的,这些企业高管关心的问题是,混合所有制改完了,我的行政级别还在不在,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则担心改制对其“铁饭碗”的影响。

  因此,现在的国资国企改革应该说是正处在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主要是等待相关政策文件出台。

  《21世纪》:许多民资关心的问题是,在参与国企改革过程中自身如何不被稀释,您怎么看待?

  文宗瑜:可以首先从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开始,采取国有股的减持,在资本市场解决这个问题,这也能解决公平和公司治理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要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快国有股的减持。

  因此这一次的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包括如何与资本市场进行对接,和资本市场的改革同步推进,这一点十分重要。

  地方改革走在前面

  《21世纪》:目前中央层面的国资国企改革意见虽未出台,但地方上动作频繁,您如何看待新一轮的地方国资国企改革?

  文宗瑜:在2003年以后,各地都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但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中小型国企改制情况十分顺利,而且改革比较彻底,全国各地中小型企业基本在2008年之前完成改制,而且很多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但另一方面,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指地方、省一级国有企业,特大型主要指央企)基本在2005年以后就停止改制了,主要是往做大规模方向努力,包括央地对接等等。

  上海则是例外,上海国有企业2005年改制基本就没有停下,仍在继续推进。上海在推进过程中更多的是进行合并重组上市,包括通过资本市场股权减持等等。因此,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上海大型特大型国企的经营状况是最好的,虽然都处在竞争性领域,但证券化程度比较高。因此上海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第一个出台国资改革意见。上一轮没有停下,这一轮继续加快。

  因此,建议上海接下来主要往两方面进行推进,一是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布局调整,上海能够很容易地有进有退,第二就是发展混合所有制,其中,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国有企业,可以减持国有股,之后可以进入一些急需要发展的领域。上海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其他地方没有办法复制和模仿。

  《21世纪》:其他地区主要面临什么困难,应如何改革?

  文宗瑜:其他区域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重启停滞的国企改革需要时间和过程,另外,其他区域国资国企证券化程度较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民营所有制来说比较艰难。目前来说,对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可以这样评价,即地方政府走在了中央政府的前面,地方国企走在了央企的前面。走得比较快和比较好的主要是上海。广东也不错,主要是其国企数量不多,国企规模相对偏小。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需要摸索期

  《21世纪》:您觉得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的地位是什么?哪种模式更为适合?

  文宗瑜:这一轮的改革改制里面应该明确的一个方向是“第二个中间层”, 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它成为一个管资本的层次,发挥产权纽带作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或投资公司,必须要有个探索摸索的阶段,不能在一开始就给它全部定死。我个人不主张一个模式,应该是不同的地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层面分别探索。

  设立国有资本运行公司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应该是这次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一个重要的环节和方向,不应太快,需要三到四年的探索时间。

  《21世纪》:应当如何引导国资国企往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文宗瑜:政府应该改变原来的思路,确定具体目标的模式并不可取,还是要确定一个方向,从这个方向进行引导。新兴产业培育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三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产业问题上,一定要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政府应该干什么,市场发挥什么作用。(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