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转型遇紧要关口 提档升级切勿一拥而上

无论是在经济效益的压力下,还是在环保问题的紧约束前,钢铁行业都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2014年,全行业要在漫长的转型升级之路上坚定前行。而需要重视的是,在钢铁业提档升级的道路上,一定不要一拥而上。

进入2014年以来,随着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和经济增速放缓,钢材(3360,-6.00,-0.18%)需求增长乏力,钢材市场依旧供大于求,钢材价格“跌跌不休”。反观2013年,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同比略好于2012年,总体上实现扭亏为盈,但产能过剩、钢价低、效益差的整体状况并未改观。

在钢铁业产能过剩中,结构性过剩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其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领域市场竞争力不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冶金部副主任陈子琦表示:“面对低端产品竞争激烈,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部分高端产品还需要进口等情况,还是要调整产业的结构性问题,让行业恢复到有序生产和良性竞争中。”

事实上,在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方面,最能看出实效和成果的就是产品档次升级。陈子琦认为,钢铁产品的升级分为两大方面,首先在量大面广的建筑用高强钢筋方面,应当用400MPa级及以上级高强钢筋全面淘汰335MPa级普通钢筋。“我们如果一年用一亿吨335MPa级钢筋,就会多消耗1000万吨钢材,相应消耗1600万吨铁矿石,以及800万吨煤炭,这样的高污染、低效能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不利。而从行业盈利能力角度讲,虽然400MPa级高强钢筋比335MPa级普通钢筋的每吨销售额增加不多,但由于数量大,产品升级就能转化为盈利能力。”陈子琦进一步表示,改善提高量大面广钢铁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将支撑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同时减轻环境资源压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其次,在高端钢材市场的开拓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目前来看,宝钢研发生产的第三代汽车高强钢,能够对下游汽车产业的减量化制造起到关键的作用;制造业用的高牌号取向硅钢,品种和产量也在进一步拓展,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在应用上基本满足了下游国家电力装备制造业的需要;首钢生产的X80级超厚度管线钢实现国产化,满足了天然气管线输送的需要。

除此之外,一些特钢开发也取得了突破,比如低镍铁素体不锈钢板带材、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关键锅炉管材等品种的生产工艺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陈子琦强调:“在目前淘汰落后产能需要一个过程的现实情况下,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无论对钢铁行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还是更好地满足下游产业转型的需要,都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并且产品升级换代更是钢铁行业利润水平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重视的是,在提档升级的道路上,一定不要一拥而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新创认为,目前行业内的企业需要继续提高自律性,投资生产不能扎堆,“以前是一窝蜂地投资低端钢材,现在又有延伸到高端钢材的趋势”。

中期研究院钢铁行业分析师刘洁表示,国内高级钢铁的生产能力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集中上马高端项目也容易引起过剩。“以中厚板为例,近几年大型钢企上了一批产能,但由于该产品市场需求有限、专用性强,导致产能过剩。所以转型升级的内涵不止于高附加值产品,毕竟量大面广的低端产品占据了市场半壁江山,所以还是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高低端产品差异化经营。”

总体来说,局部产能过剩的危险需要警惕,但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品种仍然是未来升级的主要方向。想要做到这些,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开发。陈子琦表示:“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在于虽然硬件装备先进,但技术水平低,好的装备没有生产出好的产品。比如,国内建设了大量热连轧、冷连扎、镀锌线等现代化板材生产设施,但生产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水平和档次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转型升级毕竟不是拼环境、拼资源、拼设备,最终还是要拼技术、拼创新。”

谈及创新升级,目前部分钢企也在商业模式上探索服务功能,注重与用户和产业链的紧密衔接,比如宝钢就在与汽车厂商联合开发汽车用先进高强板,如此一来,钢企逐步向服务型制造发展,由单纯的产品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实现自身价值提升。

另外,产业前端的一些专业化分工和电子商务、物流也都是深化转型的机遇。陈子琦介绍,目前宝钢、鞍钢、河钢集团等建设了若干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将原先简单的钢贸商销售方式向与社会紧密衔接转变,推进与用户的深度融合。

“在过去高利润的时代,企业不甚关注这些问题,但面临着现在的困境,企业要从生存的角度重新审视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真正的转型升级恰恰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改进中逐步实现的。”陈子琦说。(文章来源:慧聪网)